2018年2月1日0:52,随着北京--重庆北站3603次首趟增开列车的开行,2018年的春运工作正式全面启动。据了解,该趟列车全程运行 1982公里,途径12站,历时28小时,全车编组19辆,其中硬座6辆、硬卧代硬座1辆、硬卧10辆、软卧1辆、餐车1辆,满员载客1396人。时光的列车载着无数国人,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。2018年春运来了。这一次的“无数”约等于30亿人次。 春运几乎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。1979年年初的广东,众多回家的人把广州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时,“春运”这个词还没有诞生。1980年,“春运”首先被《人民日报》提出后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、求学,诸多人群也就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,形成了堪称“全球罕见的人口定期流动”的春运。40年来,春运大军从不到1亿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9亿人次,相当于让除亚洲以外世界其他地区所有人搬了一次家。 飞机太贵、汽车太慢,性价比上的优势,让铁路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出行的首选。一年年的春运中,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如同一个最忠实的见证者,见证着春运里国人的匆匆背影,见证着社会的日新月异。 2018年春运,12306高峰日售票量已经达到1500万张。这个年售票量已超35亿张的客票系统伴随中国铁路发展一路走来,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。 售票数量提升的背后,是中国铁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运载能力的大幅提升。数据显示,2013年至2017年,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.94万公里,其中高铁新增里程1.57万公里;到2020年,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3万公里左右,覆盖80%以上的大城市。 “再也不用久久排队了。”这两年,魏岚和唐悦的春运记忆开始渐渐重合,出行前上12306购票、自助售票机上取票已经成了她们共同的习惯。只是在魏岚记忆中,还残留着那个通过检票口总要打个洞的红色车票。对红色车票和硬板票都有着浓重记忆的单杏花来说,未来的出行中,火车票这样的实物载体也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,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客票信息,记录下一年年中国人回家的印记。 & Z! _5 s5 h) o( Z5 q. s( S
|